现在位置:文章
支部建到合作社 凝心聚力奔幸福

 

江河万里总有缘,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作为市级农机部门,我们的根就是农机合作社,而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帮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近年来,淮安市农机局党委提出了“党组织+农机合作社”建设模式,搭建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双赢”平台,让党组织站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将党旗插在农机产业链上。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农机合作社党建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党组织,努力在基层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积极搭建农机行业党建服务新平台。

一、扎根基层,敢闯敢干,支部建到合作社走出农机化党建工作新路子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把支部建在农机化生产第一线,就会带活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群众。为了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在局党委的全力推动下,我们开展了“党组织+农机合作社”创新实践,目前全市22个省级示范农机合作社中,淮阴区惠丰、洪泽区祥发、涟水县庆丰、盱眙县富强等4个合作社已经建成党支部。其中,富强农机合作社是局党委在全市推行“党组织+农机合作社”工作模式以来,全市首家成立的农机合作党组织。该社现有入社社员158人,其中党员12人,机库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拥有各种农机具600台套,建设有机插秧育秧基地和60吨粮食烘干中心,流转土地8000亩,年服务作业面积5万亩,年收益50万元,不仅带动社员致富,还充分发挥典型辐射作用,示范引领周边其他农机合作社走上了共同致富路。在“党组织+农机合作社”工作模式带动下,全市农机化工作坚持以强农富农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农机化向“全程、全面”方向发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8%,徐州、宿迁等农机同行来淮考察学习,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可爱中国》等栏目、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农机化导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我市农机化工作。我市农机部门在全省有影响、有地位、有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党建工作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二、强化服务,创新思路,支部建到合作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机合作社党建工作是个新领域,在合作社建党支部,实现了农村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了农村“党建”与“富民”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一)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工作模式,是农机合作社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农机合作社作为群众性的合作组织,有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不可否认,我们很多合作社也存在经营规模不够大、合作运行不够规范、服务功能不够强、应对市场竞争力不足等不利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党组织+合作社具有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集约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作用。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既能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又能教育引导群众增强发展意识,加快增收致富步伐,建立互帮互助机制,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工作模式,是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有效举措。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在合作社建党支部,正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党支部和党员带头人在人才、项目、信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发动党员带头人帮带周边农户学用实用技术,并为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单项或综合服务,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三)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工作模式,是党建创新工作的内在要求。当前,我们农业农村正处于转型期,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建工作需要根据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与时俱进,今年,我们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工作模式,正是顺应目前新农村建设需要,把党组织及时融入合作社中,使之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组织就能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力量,有效引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实现惠民富民、得到群众拥护中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的作用。

三、聚力富民,促农增收,引导农机合作社党支部高质量发展

探索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农村党的建设的崭新实践。要推动农机合作社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建机制、抓服务、带队伍、促增收”四措同步,聚力富民增收,探索农机合作社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使合作社党支部自身建设有章可循,支部工作正常运转,党员作用有效发挥。

(一)建机制,在规范组织运行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机合作社的领导,不断探索完善合作社党建工作运行的有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要围绕抓政策宣传、抓学习培训、抓能人带动、抓人才培养、抓指导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合作社党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合作社党组织打造成带领群众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抓好合作社党组织联系点培育工作,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抓服务,在强化职能定位上作文章。在发挥农机合作社党组织共性职能的基础上,坚持做得到“两个结合”,找准个性化职能定位。即坚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把党组织活动贯穿于农机合作社提供的耕翻、植保、收获、烘干、加工、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发挥党员的能力优势,围绕提高生产技能开展活动。坚持与合作社的跨越发展相结合,重点抓好组织培训、经验推广等工作,着力培育具有优势的特色服务品牌,扩大合作社产品的知名度,推动合作社党建与合作社发展的互促双赢。

(三)带队伍,在党员教育管理上求突破。做好合作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致富能手与党员“双向培养”,使合作社党员成为经济与政治上的“双优”人才。加强对农机合作社党员骨干力量的教育培训,以农机合作社党组织为平台,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等形式,切实提高社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的能力;同时,党支部可以将合作社中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社员培养成党员,按照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优带劣、以富带贫的思路,引导党员主动参与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等活动,有效规范合作社党建工作。

(四)促增收,在引领群众致富上显成效。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党组织+合作社”的模式,把能人整合在产业链上,加强党员致富带头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致富能手帮扶贫困户干;把农户吸纳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入社主动跟着干,形成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农民群众、内联社员百姓、外联销售市场,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利益联结体,强化生产合作,引领群众共同致富。(淮安市农机局    杨明  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