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文章
坚定政治信念 铸就忠诚之魂

 

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李学辉

黄宗羲说过:忠诚是人生的本色。忠于党组织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性要求,绝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体现在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之间的,是一种政治担当与责任,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胸襟与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之一。靠着它,我们党调动亿万人民革命积极性,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在一段时间里,人们讲经济多了,讲政治少了,甚至被淡化了,被边缘化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全面践行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我们每一名党员,既是党的伟大事业的践行者,也是党的伟大事业的宣传者,要体现五种要义,方可展示出一名共产党人的伟大政治胸怀。

一、树立一种信仰:忠于党的事业。《论语•颜渊》记载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若去掉一个,当先去掉哪个;答曰:去兵;子贡追问,如若再去掉一个,当去掉哪个?孔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在孔子眼中,仅仅国家安定、富足是不够的,重要在于信仰。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树立坚定的信仰,要以对党忠诚、对事业忠诚的政治品格作保证,不断筑牢“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坚决维护党中央领导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将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底不走样。只有对党忠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才能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只有对事业忠诚,才会对工作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始终不会被任何困难和坎坷所阻挡。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信心的动力源泉。只有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和事业的忠诚才能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在井冈山、瑞金时期,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毛泽东同志多次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信念坚定,忠诚于党。1932年10月在宁都会议上,他被剥夺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位,他尊重集体决定,不闹独立性,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表示“什么时候需要我回来,我就回来”。与此同时,他通过组织程序,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说服教育了一部分有“左”倾错误思想的同志,后来,在遵义会议上终于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二、培养一种品格:坚持实事求是。忠于党的事业,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为正确面对问题提供前提,科学分析问题找到原点,合理解决问题开辟路径。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要牢记于心并时刻践行并不简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不是一个空洞的道理,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和前提,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1963年5月,他在修改完即将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后,挥笔增写了《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一段话。这段话后来成为这个文件的前言,并以此启动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段话里,他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通过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哲学从哲学家课堂或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毛泽东同志地修改文件过程中,发现了群众思想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他发现了思想教育缺失,并主动承担起责任。亡羊补牢,尤未晚矣。他说:“要把社会主义教育好好抓一下。社会主义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一抓就灵。”他还说:“我们的干部,包括生产队以上的这些不脱离生产的以及脱离生产的,绝大多数不懂社会主义。他们之所以不懂,责任在谁?在于我们。”

三、学习一种智慧:善于读书实践。忠于党的事业,就必须具备政治鉴别力,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才能具备高超的思想政治素养呢?首先,要从书籍中去学习领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重要途径是读书,要精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能明智,让我们更加清醒认识面前道路,不受碎片化信息干扰,树立强有力的思想指导。我们从事任何活动,感知任何物体,解释任何现象,统治我们头脑的就是思想。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坚定政治思想能够让我们走向正途,不走邪道。其次,要认真参加党组织活动。当前,党组织举办活动还是很丰富的,特别是一些培训、讲座、参观、实景教育等等,积极参加活动,主动融入到教育主旨中去,特别是参观一些革命纪念馆,我们要有强烈的代入感,去感受一下革命先烈在特殊年代如何树立理想信念,并为之终身奋斗。最后,要做到言行合一。思想落实到生活中去,才能正确发挥作用。日本学者丸山真男把思想分为四层:最高层是抽象的理论体系,其次是世界观,第三层对事物具体态度,底层是生活实感。这个体系层层贯穿、缺一不可,缺少了一节,就造成了上下脱节,反应出来的就是言行不一。

四、强化一种担当:为民服务尽责。只有心中有民,才会真正务实。是否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野,也决定了领导干部能否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领导干部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智慧的增长、本领的增强、水平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要遵循“政绩之本,在于为民”,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抓实做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遇到矛盾不绕道,遇到责任不推卸,碰到问题就解决,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正是凭着一股为民情怀,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为战胜自然灾害、造福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殚精竭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

五、确立一种标准:思想政治过硬。立案信访工作是法院第一道关口,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作为立案庭的一名干警,我更应该将忠于党的事业落实到具体责任中去,努力提高政治领悟力、鉴别力。首先,看理论武装是否过硬。强化理论学习。把学习作为提升领导水平、提高党性修养、坚实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和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要义,同时加强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修炼政德、职德和品德,多向基层和群众学习,注重以学促做、学做相长,努力成为业务行家里手。加强政治修养。坚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理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其次,要看宗旨意识牢不牢固。坚持调查研究。积极俯下身、沉下去,主动“沾土气”、“接地气”,进一步畅通互联互通渠道,搭好为民排忧解难平台。站在全局的高度,超前预测,超前研究,超前行动,协助领导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要把握重点工作和工作重点,做到早介入、早思考、早研究,提前安排,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根据工作重点提前将工作细化、分解,落实到人。最后,要看党性修养过不过硬。“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力”,遇到问题不躲闪、遇见矛盾不回避,用责任心树立领导威信、凝聚干群关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带头发扬“钉钉子”精神,针对各项整改工作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改到位。要准确定位职责,突出执纪监督,真正做到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