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机关工委 先锋模范
党建引领聚合力 创新实干促发展——记市级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第二党支部
时间:2023-07-06  来源:淮安市机关工委

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第二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沿湖渔民群众的所需所盼,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建章立制,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始终把学习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手机党校”“学习强国”的学习,还在办公基地开辟了党建专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赴周恩来纪念馆、八十二刘老庄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境课堂学习,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信仰信念。同时,积极倡导“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建立完善了“书记挂帅、党员带头、结对帮扶、船头指导”责任制,鼓励党员在与渔业专业合作社会员结对帮扶中比贡献、比服务,努力为湖区生态环境优化、渔民人居环境改善、渔业资源管护及渔业湿地建设等发挥作用。

因势利导,创建服务型党支部。组织开展湖区渔民产业结构调整典型交流学习活动,推广金湖县前锋镇白马湖村、洪泽区岔河镇白马湖村渔民发展“渔家乐”转型的经验,重点调查了解全湖渔民对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深入了解渔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需求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先后走访了4个渔业合作社,会员120户,“深入渔村,走进渔岛,踏上船头”,认真听取呼声,积极回应关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解读行业法律法规,预测白马湖渔业生态环境发展未来,提供市场信息,倡导发展观光渔业、休闲渔业先进技术与理念,组织党员开展“送讲座、送咨询、送政策、送法律”专项活动。先后邀请了中科院水生所淮安研究中心专家、淮安师范学院的教授、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分赴湖区渔业合作社、渔村、渔岛开展专题讲座3次,为渔民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帮助渔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强基固本,创建实干型党支部。在湖区执法管理、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违法案件查处中,党支部一班人忠于职守勇于奉献,强化执法监管力度。8名在一线执法的党员带头克服湖区位置偏远、条件艰苦、人员少、管辖范围大等重重困难,不分白天黑夜,节假日,坚持吃住在湖区一线,有力维护了湖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稳定,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湖区渔民的认可。一是全面完成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和每年度的季节性禁渔以及湖区常态化管理。三年来,累计组织车、船(艇)开展执法巡查1320航次,4180人次开展日常巡查与夜间突击检查,累计立案查处违反禁渔期、禁渔区、禁用渔具、无证捕捞等行政处罚案件43起,开展生态赔偿1.6万元,没收网具18260余条。移交公安部门办理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6起,刑事处罚6人,无一起因管理对象不服而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二是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了每年度春季人工放流活动。近三年累计完成投资150万元,向湖区投放鱼、蟹苗种18万公斤,约1000万尾(只);保护区管护按照省级项目要求,已完成投资90万元,设置钢管标志桩100根、大型标志牌4块、智能化浮标20块,完成水质监测6次、保护区外围设施维修等项目。三是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筑牢了水上防疫屏障。针对白马湖位处淮安扬州两市交界处,人员通过水上往来频繁的特殊性,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主动作为、率先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利用执法快艇配合地方镇(村)在湖区设立流动哨卡,对过往船只、行人逐个排查行程码、健康码,3年疫情期间,共劝返外市以水上通道来淮船只13条,人员27人,通过建立水上防疫屏障,有效的控制了疫情通过水上传播的途径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