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孙熙国:以时代实践为本 以马克思主义为魂

“以时代实践为本,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体,以外来文化为具。”早在2009年,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孙熙国就提出了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高度契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孙熙国就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解读。

孙熙国说,文本意义上的中、西和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来说都仅具有资料的意义。如何把资料、文本转换为反映我们时代、实践、民族的文化,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当代实践,对不同的文化形式进行综合创新,形成一种与我们的实践、民族、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式。把这种文化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它就是我们当代中国的国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开出当代中国哲学和文化发展之源。只有这样的哲学和文化,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哲学和新文化。

当代中国问题的解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解决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哪些意义?对此,孙熙国表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让我们正确看待社会,摆脱社会的奴役和压迫,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观和认识论就是让人正确认识人自身,认识人的精神、本质、价值和作用。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自身关系的理论指导。

作为党员干部,在推动跨越发展中,更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需要哪些能力?孙熙国表示,概而言之,就是“学、识、才”。所谓“学”,就是实现知识学习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所谓“识”,就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所谓“才”,就是研究者运用自己的“学”呈现和表达“识”的能力。党员干部更需要有第四种本领,这就是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所说的“德”,有学,有识,有才,有德,才能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

中共淮安市委市级机关工委 主办 技术支持:淮安市政府网站运行管理中心 苏ICP备050019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