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江西九江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由农村领域向其他各领域扩展,全面铺开、全域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化”建设,在全市推动形成了大抓基层、大抓“三化”的良好态势,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全面激发“领头羊”干事热情 “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在我们这边村一级党组织书记里都算是年轻的了,我们村这个‘两委’班子,村干部年龄都偏大,后备力量也不足。去年不仅从致富能手中发展了2名党员,还吸纳了一名35岁青年进村班子,现在我们班子活力更足了。”濂溪区威家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欧阳华琴感慨到。 通过把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三化”建设的有力抓手,九江市不断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吸引了一批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部分担任村级党组织书记。 该市抓好“领头羊”队伍建设,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全市880个村,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占总数的50.14%。坚持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党组织负责人,目前768名致富带头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三化”建设启动以来,全市共举办专题培训班32期,分领域组织现场会138次,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三化”培训全覆盖。 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规范配齐配强村级班子,“一人一档”建立村干部档案。每个村按照至少有2名后备力量和1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进行储备。目前,全市村级后备力量5192人。定期组织纪检、民政等部门进行联审,开展政治体检和全面扫描,去年以来,共调整不合格不尽职村“两委”干部41人。 事务下沉到村集中办公 “以前到村里办事,经常找不到人,现在村干部都集中在服务大厅办公,方便了老百姓办事,还有免费的网络用,免费的茶水喝,免费的书报看。”元旦前,柴桑区狮子街道龙岗村村民韦礼银,在全民服务中心办理完业务后十分满意。 九江市始终把服务党员群众作为“三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探索推行“党建+政务服务”,全面优化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在全市1755个行政村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资源整合、资金组合、人员配合,做到工作一起干、阵地一起用。 为持续优化服务项目,该市公开代办事项,把群众最关心、办理最多的事务统一下沉到村,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全程代办,实现村民办事“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压缩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截至目前,累计为群众代办服务19830余件。开展志愿活动,全市参与村级志愿服务活动的党员数64290名,995个村全面推行“党建+养老服务”,774个村配建互助养老服务设施,918个村建立农村困难老人日常探视、定期巡访和结对帮扶制度。 各地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服务举措。濂溪区组建居民服务微信群,探索网络在线咨询服务,切实为居民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经开区进一步延伸服务网络,设置210个网格小组精细化管理服务,去年以来,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服务126人次。 一村一策壮大村集体经济 强化“党建+集体经济发展”理念,九江市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增强村党组织的“造血”功能,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一批优质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一步盘活集体资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三化”建设提供保障。 该市明确实行财政奖补、加大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和具体要求,对当年集体经济发展增量大、增幅高、效益好的行政村进行奖补,极大激发了各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情。截至2019年底,175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全部“清零”。其中,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1517个,占比86.4%,收入超50万元的村46个,100万元以上的村21个。去年以来,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 各地创新思路举措,持续加大投入。都昌县全面盘活集体资源,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发展思路,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水面承包、荒山开发,采取资产发包、租赁经营、折资入股或自主开发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柴桑区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坚持“一村一策、整乡推进、全区提升”思路,以“党建+土地资源合作”为主导,以物业租赁、乡村旅游为补充,大力推进村集体实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村级组织牵头成立或入股参与各类经济实体573个,招引龙头企业11家、种植大户224人,涵盖特色种植、精品养殖、乡村旅游、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720万元。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